<rp id="jrg3g"><object id="jrg3g"><input id="jrg3g"></input></object></rp>

    <s id="jrg3g"><object id="jrg3g"></object></s>

  1.      聯系我們    反饋留言  設為首頁 加入收藏 心理體檢測評軟件        
    心理管理
    心理管理

    懲罰孩子又不傷感情

    [ 字號:   ]發布時間:2017-8-12 責任編輯:ADMIN 閱讀次數:78414
    孩子到了三四歲、五六歲的時候,變得越來越淘氣,怎么說都不聽,但又打不得罵不得!
    一來,打罵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不說,還容易讓孩子變得更難管教;二來,你膽敢打孩子?哼哼,先問問爺爺奶奶、姥姥姥爺同不同意!
    但是,三四歲、五六歲這個階段正是給孩子立規矩的好時候,要是從小就沒點規矩,到了青春期你就更掌控不住了。
    所以,當孩子犯錯的時候,一定的懲罰手段是必須的,但是又必須注意方式。下面的幾個小妙招,家長們可以學學!
    懲罰5妙招:
    1.金箍棒(打灣手心)
    孫悟空的金箍棒是干什么用的,孩子還是比較清楚的——打妖怪嘛!那么現在,咱家里也要擁有一根!
    在大家心情都不錯的時候,跟孩子一起制作一根金箍棒。材料最好選擇柔軟、輕灣盈的報紙、泡沫塑料等,還可以讓孩子發揮想象力,自己對金箍棒進行裝飾。完工之后,寫上“懲戒金箍棒”等字樣。
    接下來,跟孩子約定好,如果他今后再欺負小同學、小動物或者往樓下亂丟東西,就要被“懲戒金箍棒”打灣手心了!
    掌握好力度,太輕了孩子覺不著,太重一下打哭了也不行;打灣手心、屁灣股就行了,頭、臉等部位要避免。
    2.金圈圈(計時罰站、罰坐)
    記得西游記里孫悟空畫的那個圈圈嗎?雖然妖怪進不來,但八戒、沙僧他們最好也別處去?,F在,咱家也要畫個圈圈了。
    跟孩子一起,在臥室或者客廳的一角,用貼紙或者粉筆等圍出一個圈圈,里面放一個鬧鐘、一塊墊子。然后跟孩子約法三章:如果再頂撞父母、不尊敬長輩或者犯其他錯誤時,就要站在圈里3分鐘不許出來!
    但要注意,圈圈的位置不能過于顯眼,否則外人來訪,一推門就看見孩子被罰站,可能會傷害孩子自尊;罰站時間3分鐘左右即可,太短沒有懲罰效果,太長了適得其反。
    3.大嘴花(沒收心愛之物)
    植物大戰僵尸中有個“大嘴花”,一口就能吞掉僵尸。孩子,現在咱家也有一只,不過吞掉的卻是你的玩具!
    跟孩子一起選一個帶鎖的抽屜或者箱子,用彩紙給小箱子裝飾上眼睛、獠牙等,然后給它取一個“大嘴花”“大嘴怪”等你們喜歡的名字。
    接下來,告訴孩子:如果他再不收拾玩具、爭搶玩具、亂扔衣服等,就把他最喜歡的一樣玩具收到“大嘴花”里,扣留48小時。在此期間,如果孩子表現良好,玩具可以提前“出獄”。
    4.七龍珠(兌換愿望)
    集齊7顆龍珠,就能召喚神龍實現自己的愿望了!孩子想要一個新玩具?沒問題,先集齊龍珠再說!
    準備一些玻璃球、一個罐子,跟孩子約定好,做什么好事能得到一顆龍珠(玻璃球),做什么壞事會被扣掉一顆龍珠。今后,如果孩子想買一個并不急需的新玩具、新文具,就必須湊集7顆“龍珠”。
    5.將功贖罪(做家務)
    灑了一地板牛奶就想跑?沒門!
    扔了一屋子衣服想讓媽媽收?別想!
    給孩子準備幾樣他拿得動的小工具:小盆子、抹布、小鏟子、掃把等等。當他弄臟地板或者墻壁時,必須用自己的工具親自打掃干凈,否則,可能會被扣掉一顆“龍珠”……

    心理咨詢師招生熱線:86672581
    懲罰5原則:
    1.有錯必罰
    不要因為今天心情好就不懲罰孩子,明天心情差就狠狠懲罰孩子;也不能因為這次錯誤小就不追究,下次錯誤大了一并算賬……
    家長自己首先要有始有終,堅定執行!哪怕是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杯子,也必須對此負責——孩子自己去收拾干凈。家長自己都變來變去,對孩子最終也沒什么威懾力。
    2.罰前必警告
    孩子有時候并不能自覺意識到自己在犯錯誤,所以家長需要在孩子第一次出現這種行為時予以警告,一來是給孩子一次改正的機會,二來是讓孩子有心理準備。
    比如在吃飯時,孩子揪著饅頭扔著玩,你可以立即制止他,然后平靜地告訴他這是浪費糧食的行為,如果再這么做,他這頓飯就結束了,必須離開飯桌。
    3.懲罰原因要明確
    懲罰本身不是目的,目的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。在懲罰前,直白、明確地告訴孩子原因,并標明你希望孩子以后怎么做。
    4.懲罰起止點要明確
    懲罰從什么時候開始,懲罰具體內容是什么,到什么時候結束,都要跟孩子說清楚。一旦懲罰結束、孩子認識到了錯誤,一切便恢復正常,不要讓孩子一整天都戰戰兢兢、悶悶不樂。
    5.給孩子一個辯解的機會
    當好多小朋友聚在一起的時候,難免會有相互推卸責任的情況發生,不要一時生氣就魯莽地懲罰孩子,先耐心聽聽孩子怎么說,再做決定,以免冤枉了孩子。
     常州市心理衛生協會31屆心理咨詢師火爆招生中,歡迎有緣的你加入心協大家庭,有樂有愛有真情!86672581等著你的來電額 
    [ ↑返回頂部 ][ 打印 ] [ 關閉 ] [ 返回 ]